在电影进入市场的今天,被视为中国电影市场晴雨表的电影院以前所未有的主人公姿态跨入了竞争的行列。各种电影人与观众的见面会、电影首映权竞标会、有奖看片、电影茶座漫谈等等,大大小小的电影营销活动使得许多电影院声名大振。
如今,电影院不仅仅是电影与观众交流的窗口,更成为电影人与观众直接见面的场所。大大小小的见面会此起彼伏,明星们、导演们、制片商们纷纷走进了电影院,亲身感受观众的热烈与冷漠。一位女制片人说:“现在的见面会把银幕拉长了,把观众与电影人的关系拉近了。”
在紫禁城影业公司举办的影片《背起爸爸上学》的见面会上,北京青年宫电影院迎来了百对家长和他们的孩子。在大人、孩子们一起流着泪看完影片后,剧组主创人员走上了主席台,观众席上立即一片掌声。接着剧中贫困好学的小主人公的生活原型的到来再给见面会增光添彩,许多中学生把这位来自农村的奥林匹克化学冠军团团围住,嘘寒问暖,那份热烈感动了许多人。青年宫剧院经理刘岩激动地说:“青年宫搞这样的活动不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且对家长参与社会教育也有意义。许多家长表示,以后要多让孩子看这样的好电影。”
许多电影院通过见面会的形式吸引了不少观众。像上海、四川等地的电影院还不远千里把剧组请来,举行见面会,以扩大影院和电影本身在当地的影响。四川一位电影工作者介绍说:“见面会有明星效益的同时也有了广告效益。对电影的票房相当有影响,所以许多明星可能很计较走穴的价格,却从不在影片宣传上讲价钱。”
位于北京城区繁华地段的大华影院,是唯一一家附有两个小厅的影院,为了塑造影院特色形象,也为了充分利用小厅资源,大华影院创办了京城首家“周末电影茶座”,一边品茶一边品电影。茶座活动安排在每周五黄金时段,荟萃中外名品,深受观众喜爱,培养了一批茶座固定观众。“茶座”影片多为复映影片,此举在片源不太充分的情况下挖掘了复映片的潜力,同时利用超前上映新片之际,举办与导演、演员座谈活动,这又促进市场片的发行,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影院还在京城主要报纸、电台媒体设立专栏,定期发布本影院活动消息,有意识地树立大华影院形象。
大华电影院如此办法引来了不少电影雅士对电影品头论足。此举的成功又让各地电影院受到启发。如果说大华电影院经营有道的话,那么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更是营销有方。“大光明”在放电影的同时,把各种与影片相关的讨论直接引入电影院,又通过讨论产生社会影响,增加影片的票房收入。如放《周恩来外交风云》一片,他们号召中学生观片座谈,写体会,引来了广泛的响应。上海的其他电影院也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观众调查,把观众的反映反馈给电影创作者。上海一位影院经理说:“大光明开始引导观众品电影。”
京城首家制作电影卡的影院是地质礼堂。精美的“四季影迷卡”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票房,还有其特色经营为他们树立起的影院形象。四季电影卡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度,可分购也可套购。发行电影卡这种形式吸引了超前消费,为影院固定了部分票房,以相对较低的观片价格吸引了观众,也同时培养了地质影院的观众观片的热情。地质礼堂在1995年影片《红樱桃》的运作中一举成为媒体与观众瞩目的焦点,当时“首映权的竞标”活动尚属首次,而且是独家首映,风险较大,地质影院根据其状况极有魄力地以52万元的标价一举拿下,虽然由于必须在期限内完成标数,业务工作量成倍增加,但这无疑是事半功倍的事情,既可以取得票房好成绩,又可以利用因此而形成的社会热点树立影院形象,虽然以后全市首轮公映的影片是同一部片子,但在观众心中,地质影院留给他们的印象无疑比其他影院更深。
1997年曾以《离开雷锋的日子》单片票房夺冠的北京广安门影院,走的是一条“打好团体品牌”的营销之路。
团体票是票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发文”还是不“发文”的影片,能争取到团体客户进行消费,无疑也是一种票房的保证。广安门影院身处北京城南,地势较偏,与团体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其重要的经营之方。广安门影院根据不同层次的团体客户,根据不同的观赏需求,采用不同的推销方式,走出影院,走入工矿、学校,组织票房。广安门影院与团体单位的关系早已不仅仅是订票业务关系,一个个适时的电话问候,定期的联欢活动,使得他们成为朋友,这正应了其业务人员对团体客户宣传的宗旨:电影使我们成为朋友。这是广安门影院的营销观念。他们全心的服务使某单位放弃自建娱乐设施的打算,把影院当作自家的娱乐场所,成为固定客户。团体消费使广安门影院创造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企业形象,在竞争中夺得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广州的电影宣传员祁海说:“在电影面临市场的今天,电影人必须要有走出去把观众带进来的意识。几部在广州放得好的影片就是因为电影发行员组织团体票取得票房成功。”
一些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影院的观念转变,适应市场能力增强,特别是积极参与竞争,营销方法多样化,是电影市场能够正常运行,完成整体策划的良好保证。